一个人可以7天不吃饭,也可以3天不喝水,但不可以3分钟没有氧气,因为氧气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机体不停的消耗氧,机体储存氧量有限,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也有一定限度,故一旦发生缺氧,机体代谢所需能量无法得以保证,细胞各种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甚至威胁生命。
如脑组织缺氧3分钟以上,就可以昏迷几天;缺氧8~10分钟,脑功能就不能恢复。心肌轻度缺氧,血压下降,可发射性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舒张。严重缺氧,心肌收缩力减弱,血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电图可以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至心肌梗死的图形,最后可因室颤或停搏而死亡。呼吸系统缺氧,血氧分压降低,组织缺氧,二氧化碳产生增多,发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使通气量增加。当完全缺氧时,由于呼吸中枢麻痹而致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人类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氧随呼吸进入肺泡,再通过心脏输送到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城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他功能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能量均来自生物氧化反应,需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由此可见,呼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满足机体所需氧气的过程,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成为生命之“气”亦不为过。
高压氧的治疗原理
1)物理溶解氧增多
常压下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从肺泡经肺泡和毛细血管壁的膜性屏障扩散如血液,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仅一部分溶于血中(每100毫升血中溶解氧仅0.3毫升)。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向液体中扩散(物理溶解)是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机体处在高压氧下,由于氧分压很高,因此高分压氧有肺泡向血液及体液的扩散方式主要是物理溶解,在2.5~3atm下吸纯氧,每100毫升血中溶解氧量从常压下吸空气的0.3毫升提高到5.6毫升以上,增加近20倍左右,动脉血氧张力升至1770毫米汞柱(235.9千帕)。体内物理溶解氧增高到已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
高压氧下物理溶解氧增加后的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命的无血生存。高压氧下血红蛋白结合的氧离解极少,甚至完全不离解。实验证实,在高压氧下,当机体血红蛋白减少至几乎为零时,心电图仍无任何缺氧征象,提示在高压氧治疗条件下即使没有血红蛋白,仍可暂时维持有血生物生存。而且物理溶解氧是跑在红细胞前面的氧,因此对缺血而不缺组织液性缺氧有独到的疗效。
2)组织储氧量增加
氧不断地从血液到达组织细胞,细胞不断地消耗氧,在此动态平衡过程中组织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余氧量,这就是组织的储氧量。在常温常压下,平均1千克组织的储氧量约为13毫升,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千克组织耗氧量为3~4毫升/分钟。按理论计算,循环阻断的安全时限为13÷(3-4)=3~4分钟。在3atm下吸纯氧时,平均每千克组织的氧储量增至53毫升,此时循环阻断的安全时限可延长到8~12分钟。
参考文献《压到病除》
亲,如果你的属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及时关注并联系我们。
① 疾病患者:三高、失眠、痛风、心脏病、脑血管病、高原疾病、肺部和支气管等疾病患者,有呼吸功能障碍或是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缺氧。
② 失眠患者: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低、睡眠时间少。
③ 醉酒者:饮酒过量引起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产生伤害。
④ 女性:皮肤敏感、湿疹、暗沉、抵抗能力差,需要改善内循环的爱美女性。
⑤ 肥胖者:体型肥胖,脂肪堆积较多者。
⑥ 年轻人: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强度大,长期脑力工作或体力工作,对身体机能消耗较大。
⑦ 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供血供氧缺乏,体质虚弱者。